顶着浓妆、面瘫脸,却演“第一美男”,到底谁的审美出了问题?
内娱又一部古装剧开播,女扮男装的戏码再度上线。这一次,周也素颜出镜、碎发利落,虽身材偏瘦被质疑不够“将军范”,但那份清冷中带着英气的少年感,倒是让不少观众点头称许。更难得的是,她的皮肤状态真实到毛孔可见,却依然扛得住镜头考验,难怪有网友感慨:“周也这张脸,做男做女都惊艳。”
反观男主丞磊的造型与表演,却成了全剧最大的争议点。他饰演的肖珏,在原著中是风华绝代的“玉面都督”,贵气逼人、气质卓然。可到了剧里,这个“第一美男”的人设,硬生生被浓妆和面瘫演技拖进了泥潭。
浓妆堆不出的“玉面”,反而成了“假人脸”
为了贴合“玉面”二字,剧组显然在粉底上下足了功夫——白到发光,甚至到了不讲道理的地步。和女主同框,脸色白得不自然;和侍卫并肩而立,仿佛自带美颜滤镜;一场淋雨戏更是暴露无遗:耳朵冻得通红,脸颊泛着红黄交加的冷意,唯独鼻梁和额头依旧白得反光,妆感厚重得像是刷了一层油漆。
这哪里是玉面郎君?分明是数字人误入了军营。
更尴尬的是,丞磊本身的五官在近距离怼脸镜头下本就缺乏支撑力——眼神寡淡、嘴唇微凸、鼻翼纹路清晰,属于“细看伤眼”型。偏偏剧中还频繁使用特写,把所有细节放大到观众眼前,妆再厚也遮不住底子的短板。
面瘫式演技,连青筋都救不了
如果说妆容还能用“审美差异”解释,那演技就真的无法回避了。剧中肖珏被设定为背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将军,本该有隐忍、克制、爆发的多层次情绪。可丞磊的演绎,几乎全程停留在“微微皱眉+眼神放空”的固定模式。
生气时,靠额头青筋跳动来传递情绪;思考时,还是皱眉;观察女主时,依旧是皱眉。眼下的卧蚕本是加分项,却被瞪成了“鱼眼式”的凝视,配上毫无波动的嘴角,活脱脱一副“面瘫打卡上班”的既视感。
反倒是周也,虽然表情略显夸张,五官有时“飞”得厉害,但至少能看出她在努力塑造角色,有试探、有伪装、有小心机,灵动中带着“扮猪吃老虎”的狡黠。相比之下,男主的存在感,竟还不如一个女扮男装的女主来得鲜活。
宽袍大袖穿进军营,到底是谁的审美脱线?
更让人出戏的,是造型上的致命失误。全军上下皆穿利落战袍,唯有男主一身宽袍大袖,随风飘荡得像个走错片场的文人。军营讲究的是效率与纪律,他这一身“仙气飘飘”的打扮,别说打仗,怕是跑个操都要被绊倒。
偏偏剧中还不厌其烦地强调他的“绝世美貌”:少年时期路人惊叹“气质非凡”,女主初见便暗叹“长了一张漂亮脸蛋,却是个狠人”。这些台词越是用力,观众就越觉得荒诞——因为镜头里的丞磊,既无气质,也无美感,只剩下浓妆堆砌出的虚假感。
剧情硬凑CP,工业糖精齁得慌
除了人设崩塌,剧情也处处透着“降智”气息。女主与假哥哥身高体型毫无相似,满朝文武认不出也就罢了,连曾是同窗的男主也毫无察觉?连声音都完全不同,后期连修都不修,直接糊弄过去。
更离谱的是,男女主尚在“男身”阶段,暧昧戏码就一套接一套:共浴、搂抱、鼻尖几乎相触的过招、同骑一匹马……尤其是女主因躲避军医而慌乱撞入男主怀中,这种巧合多到像打卡任务,生硬得让人尴尬癌发作。
而男主发现女主身份的方式更是离谱——仅凭一次亲密接触就起疑?她征战多年都没暴露,偏偏在男主面前频频“掉马”,这哪里是剧情推进,分明是为发糖强行降智。
到底是演员的问题,还是选角与审美的失职?
诚然,演员的表现难辞其咎,但问题的根源,恐怕不止于丞磊一人。选角导演为何选一个气质偏文弱、缺乏英气的演员来演将军?造型团队为何执着于浓妆+宽袖,完全不顾角色身份与环境逻辑?编剧又为何执着于工业糖精,牺牲人设与合理性来讨好观众?
当一部剧连最基本的“像一个将军”“像一个美男”都做不到时,再多的“气质非凡”“玉面都督”口号,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遮羞布。
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 真正的美,从来不是靠粉底堆出来的,也不是靠台词吹出来的。它需要贴合角色的气质、经得起镜头的考验、扛得住剧情的推敲。否则,再美的皮相,也只会沦为观众眼中的笑柄。
这部剧的翻车,不是一个人的失败,而是一整套审美体系的崩塌。
嘉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